服务热线 400-678-0578
720度景区虚拟展示

点击欣赏>>

红河谷景区票价公示

更多详细>>

人文艺术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/ 红河谷文化/人文艺术/ 列表

杨文洲精神。

时间:2017-07-17 15:29:51

\

杨文洲(1942—2000),眉县青化乡宣窝村人。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原主任、党委原副书记。原中国林学会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分会理事、宝鸡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、政协宝鸡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,宝鸡市、眉县劳动模范,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。1958年7月参加工作,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2000年7月28日14时52分因患脑瘤医治无效,不幸逝世,终年58岁。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,他把一个地处太白山北麓的县属小林场建成太白山国家级森林公园,把生命的全部献给了森林旅游事业。当地群众说,没有杨文洲,就没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。

 1958年7月份,杨文洲同志在周至县化工厂参加工作。1961年11月至1969年9月在眉县营头林场工作。1968年6月,眉县林业系统大改组,原汤峪、营头和槐芽3个林场合并为眉县林场,杨文洲先后担任营头林场工区负责人。1977年2月,恢复为汤峪、营头和槐芽林场,1977年4月至1982年8月,先后在眉县营头林场任工区主任、党支部书记、场长,开始了第一次创业。当时的场部十分偏僻,仅有10间多小平房,破烂不堪,房顶多处能望着天。他发动职工自己动手,做土坯,挖地基,和泥垒墙,盖起了新房。紧接着,又克服各种困难,盖起了一幢3层场部大楼。作为一场之长,他带领大家一边努力改善生活条件,一边积极想方设法扩大生产,提高效益。没有公路,他攀高沿低在杂草荆棘中勘查;爆破没有炸药,他带领大家买来硝酸肥料,自制炸药。一连几个月不下火线,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,修通了从山口到大岔的生产公路20公里。还与县民政部门联系,争取到8.7公顷耕地,进行多品种林木树种的科学繁育;克服种种阻力,钻深山勘察设计,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论证,编制造林规划。从1975年起,每年春季带领职工上山植树,一连几个月吃住在山上。经过8年不懈努力,终于建成了万亩郁郁葱葱的油松林,受到了林业部和省上的表彰,也为今天红河谷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1982年8月,眉县林业局调他到林产品经销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、经理,是杨文洲的第二次创业。当时这个公司是新成立单位,既无住房又无资金。他先在眉县体育场租赁地方,贷款开展业务,又积极与县城附近村、组和单位联系,在县城东关购得一块大垃圾坑。这个大垃圾坑一边紧靠公路,一边是大污水坑,另一边是3米多高的土崖,下面有八九个窑洞。他带领职工清运垃圾填平污水坑,将几孔窑洞整修作办公室。他们除经营本地木材外,多次到云南、广西、东北、甘肃等地调运木材,在西安、宝鸡设立了经销点。1984年,又陆续购置了电锯、刨床等设备,办起木器加工厂,盖起了8间3层家具展销大厅兼办公楼,使企业效益连年名列全系统前茅。

 1985年11月,调入眉县汤峪林场(今太白风景林场)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,先后任汤峪林场党支部书记、场长,太白风景林场党支部书记、场长、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、党委副书记等职。

 1986年,杨文洲同志刚调任眉县汤峪林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。不久,以守山伐木为主几十年的汤峪林场,因中低山林木已采伐殆尽,生产大幅度滑坡,效益直线下降。同时,县财政又停拨了林场的事业费,职工发不出工资,人心涣散,林场面临着生存危机。杨文洲同志感觉到身上的担子很重,他寝食不安,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:如果不开辟一条新的生路,继续靠伐木为生,那么将必然导致森林资源越来越少,不仅解决不了林场的生存问题,而且还将成为破坏生态环境、遗祸后世的罪人。在外地创办森林旅游的启发下,他决定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依托,创办森林公园,开发森林旅游。

\

1987年3月,杨文洲同志经过反复考察分析,计划先开发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,打热水井。他贷款2万元起步,顶着“能不能打出热水、钱从哪里来”等怀疑和反对的压力,从打井开工起,天天盯在工地上,和钻井工人吃在一起,干在一起。眼熬红了,人熬瘦了,他无怨无悔。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奋战,终于打成了自喷6.7米高的优质热水井。经测试水温73℃,并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日出水量达2000吨以上,为兴办森林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1988年,是杨文洲同志兴办森林公园的艰难起步阶段。为了筹措启动资金,在腊月23日一一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的日子,他驱车千里,赶往宁夏银川,向国家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局争取资金。回程时,当车子行至甘肃省环县境内,有人拦车,加之车速过快,发生了车祸。当单位得到消息赶到环县时,杨文洲同志已昏迷了4个小时。经过医院全力抢救,虽已脱离生命危险,但他的伤势十分严重,诊断结果为:中度脑震荡、锁骨骨折和内脏消化系统紊乱。医生明确警告:出院后至少要疗养半年,否则会留下后遗症。但杨文洲同志放不下公园的工作,他只休息了13天就又匆匆地上了工地,忍着疼痛坐在石头上指挥施工。他的这种拼命的工作精神,深深地感动了“三北”局领导,给予15万元最大的支持。在以后的10余年中,杨文洲同志一直拖着病残之躯为公园建设操劳奔走。筹集资金、宣传促销、编制规划、工程建设等,无不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,无一不凝结着一位共产党员对社会、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。

从1987年太白山公园创建起,他不停地跑县委、县政府和县上业务主管部门,接着又找省、市有关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,最后一直跑到国家林业部和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局。每到一处,他都满腔热情地介绍太白山迷人的自然风光、人文景观和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。他还一次次地把有关领导、专家、学者和记者请到太白山来作实际考察、采访,请他们对太白山的旅游开发价值作出评价和宣传。10多年间,杨文洲带领有关人员为踏勘景点,跑遍了太白山的沟沟峁峁,他陪同上太白山考察、采访和游览的有关领导和人士就达3000多人次。

1988年,杨文洲带领干部职工修建了温泉浴池“龙凤池”,安装盆池24个,淋浴室2间,当年底建成营业,收入2万元。1989年,开始修建汤峪第一个旅游接待设施“太白楼”,床位64张,餐位100个,于1990年建成开业。1991年6月,先后接待了前来视察太白山公园的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博兴、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,以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书记处书记、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。1990年修建“汤宾楼”,设客房13间, 1991年建成并接待住宿、洗浴。

1991年下半年,杨文洲同志四处筹集资金修建红桦坪至下板寺9公里的旅游公路和下板寺至太白山峰顶13公里的游览步道。从红桦坪至下板寺相对高差达680米,需修20多个迂回盘道,施工难度大,工期又紧,杨文洲同志亲自带领800多名民工进驻工地,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勘察设计,与民工一起放炮炸石。隆冬,山上的气温降到了零下20℃,他依然坚守工地,白天与工人们一起架桥开路,晚上在简易的工棚里大家冻得互相把脚伸进对方怀里取暖。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,一条旅游公路终于修通了,并完成了从下板寺至太白山绝顶13公里人行步道的建设。

aa3f5cacee4525000f9afa45864673f4_w800_h0_c0_t0.jpg

1996年10月,杨文洲同志为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,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朝着创建国家一流的旅游景区迈进,采用招商引资办法,解决了旅游公路硬化的资金困难,成功地与西安市市政第二工程公司签订了硬化公路工程协议。道路硬化工程开始后,一辆辆货运车、工程车浩浩荡荡地开上了太白山,几百名施工人员驻扎在施工沿线,太白山又一次沸腾了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,杨文洲同志几乎每天都要上施工现场,察看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施工质量,常常与施工人员一起挥汗劳作,加班加点。经过3年的精诚合作和艰苦努力,1999年7月,园区40公里长的水泥公路全线贯通。

1997年4月,经过多方考察,太白山索道建设的战鼓又擂响了。由于太白山索道建在高寒地带,气候条件极为恶劣,地形地貌复杂险峻,施工难度非常大。作为索道项目的建设方负责人,杨文洲同志坚持每天吃、住在索道建设工地,与施工人员一起顶风冒雪,艰苦作业。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段,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根本没有保证,在白雪皑皑的季节,杨文洲同志带领工人们化雪成水,以满足做饭和其它用水需要。为尽快完成索道工程建设,他和工人们连续昼夜奋战,用人扛肩背的最原始方式在海拔2800—3200米的陡坡上背运建筑材料及机器设备。在试车的前一天,他从下午开始和大家一起抬吊箱,一直干到凌晨两点。就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,终于在1998年5月使太白山索道如期建成并投入营运。不仅解决了游人上山难的问题,而且还为公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
在杨文洲和全体林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,10多年来,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社会投资建成29家宾馆,接待床位达3700张;形成吃、住、行游、购、娱六大要素相互配套的森林旅游服务体系。驻地村民兴办各类旅游服务项目200余个,社会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。太白风景林场被林业部命名为“全国百佳林场”;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陕西省授予“发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”称号;连续多年被评为省、市旅游“创佳评差”先进单位、“文明示范景区”,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、国家林业局分别评为“国家AAAA旅游景区”和“全国文明森林公园”。杨文洲先后被评为宝鸡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劳动模范,陕西省林业系统“优秀场长”,并当选为宝鸡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1999年又被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。

1999年,由于车祸之后脑颅淤血未清除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越来越感到脑内不适,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,可他为了不耽误工作,一直硬撑着。4月,杨文洲手指开始麻木,无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第一次脑颅手术。